「五大標距柱」鈦金屬墊 -【衛奕信徑】
W031 位於衛奕信徑第四段,位置於井欄樹旁邊。
衛奕信徑以香港第27任港督衛奕信男爵而命名(David Clive Wilson, Baron Wilson of Tillyorn),香港四大長途遠足徑中,衛奕信徑是最「年青」的一條。它於1996年啟用,全長78公里,共分10段,貫穿香港南至北,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。而全徑最特別之處就是唯一一條需要橫過維多利亞港的山徑。由於衛奕信徑男爵(Wilson),因此衛奕信徑(WIilson Troil)的標距柱就以W 為開首。
衛奕信徑的10段:
第一段:赤柱峽道 - 陽明山莊 (4.8km)
第二段:陽明山莊 - 太古(6.6km)
第三段:藍田 - 井欄樹(9.3km)
第四段:井欄樹 - 沙田坳(8km)
第五段:沙田坳 - 九龍水塘(7.4km)
第六段:九龍水塘- 城門水塘(5.3km)
第七段:城門水塘 - 元墩下(10.2km)
第八段:元墩下 - 九龍坑山(9km)
第九段:九龍坑山 - 八仙嶺(10.6km)
第十段:八仙嶺 - 南涌(6.8km)
曾經不少本港傳媒訪問時任港督衛奕信男爵設計衛奕信徑的原因,他回應主要有以下兩點:
1. 不少郊區的舊建築甚至古村落中不少甚有價值 (特別是中國式建築)。他認為值得建造山徑,以方便市民欣賞這些建築物。
2. 因為他喜歡遠足,於香港就讀大學時已經開始每逢周末都會到訪香港郊野範圍,熟悉香港九龍新界各個山頭。因此他參考上世紀70年代,出任麥理浩港督的政府顧問時的經驗,另外設計一條行山徑,由南走向北。而難度亦可以比麥徑困難一點。
最後因為1992年,他的港督任期完結,才把衛奕信徑的設計交給其他人負責。衛奕信男爵與不少香港人一樣,都十分不喜歡人造而成的「梯級」,因為他覺得樓梯與郊野格格不入。但最後,因為吸引更多市民走入郊外及降低山徑的難度,於是就接受了這些設計。
毅行者於麥理浩徑進行,而衛奕信徑則舉辦雷利衛徑長征。
鈦金屬標距柱墊
隆重升級,以更輕,更閃亮,更堅硬登場!《標距柱墊》已經由「不鏽鋼」升級為「鈦金屬」!
我們的設計源自「標距柱」,因為標距柱除了對大家重要外,更是香港本土山野特色的標記,我們希望產品實用的同時,可以透過產品讓大家更了解香港的戶外文化。
標距柱是為使用郊遊徑的遠足人士專門而設的標記,讓大家沿途均可得悉所處位置。遇到緊急事故,我地可利用就近之標距柱說明身處的位置,以協助搜索及救援行動。
漁護署轄下的郊遊徑及遠足徑,每隔500米左右就會豎立標距柱,因為部分山徑是會重疊,所以唔同既山徑有唔同的圖案及文字,讓大家可以更準確知道自己的位置及身處的山徑。
C: 郊遊徑 (Country Trail)
M:麥理浩徑 (MacLehose Trail)
W:衛奕信徑(Wilson Trail)
L :鳳凰徑(Lantau Trail)
H :港島徑(Hong Kong Trail)
《標距柱墊》
款式:衛奕信徑 | 麥理浩徑 | 鳳凰徑 | 郊遊徑 | 港島徑(共5款)
價錢:$108 @ 1,$210@2,$310@3, $400 @4,$488@ 5